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四章 李鸿章 访美(下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竞争,你们就能够获得廉价的劳力。华人比爱尔兰人和美国其他劳动力都更勤俭。更能吃苦耐劳,所以其他族裔的劳工才仇视华人。”

    克利夫兰点点头道:“我可以把总统阁下的话。转达给一些国会议员,让他们好好考虑是否应该废除《格力法》,我没有直接废除国会通过的法案的权力。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我相信总统阁下,能够助华人一臂之力,以取消不合理的排华法案。”

    美国的外交一向重视经济利益,克利夫兰问李鸿章:“美国资本到中国投资,会有什么优惠权吗?”

    李鸿章很快回答道:“只有将资本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,才会产生财富。中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。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,你们必须邀请美国资本进入中国以建立工业,帮助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。但这些工厂的管理权,应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。我们欢迎美国商人来华投资,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。但是,对于铁路、电讯等事务,要由我们自己控制。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,不允许任何人危及中国神圣的主权。”

    克利夫兰原以为李鸿章是昏聩颟顸、满嘴“之乎者也”的总统,没想到李鸿章对外部世界和经济有相当清楚的了解,还对美国的民主和自由有所了解,同时具有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敏,他不禁对李鸿章和中国第一共和国刮目相看。《纽约时报》第二天也报道称,李鸿章总统“既是著名军事将领,又是政治家、金融家和外交家”。

    在美国纽约,李鸿章后来还访问了唐人街,参观了美国工厂、学校。但李鸿章去美国的时间不巧,美国正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危机:这场危机,是美国人过度投资铁路的苦果。19世纪后半叶,为了向人烟稀少的西部拓展,美国兴起了修铁路的狂潮,过剩的铁路投资,最终形成了泡沫,1893年费城雷丁铁路公司的破产,引起了美国长期而惨重的大萧条,在整个危机期间,美国四家主要铁路公司,500多家银行,以及15000多家企业倒闭。在危机的最高峰,失业率高达17-19,而那时美国才7500万人口。随之而来的,是美国黄金储备缩减、工业生产过剩、农产品欠收。克利夫兰总统和李鸿章见面后,就忙于四处救火,但最终,也没有把美国从这个巨大的经济灾难中解救出来,最终不得不引咎辞职。

    所以,1893年访问美国,李鸿章并没有看到一个繁荣稳定的美国,满目苍夷,最终失望而归,加上在国内的改革也困难重重,李鸿章对美国联邦共和制度彻底失去了信心,于是他解除了容闳的总统府秘书长职务,由他的嗣子李经方接任。

    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和女婿张佩纶联起手来,趁机向李鸿章鼓吹日本的君主立宪制。李鸿章此时已经七十一岁,他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,他想在临死前,能为中国找到一条开“万世之太平”的道路,加上李鸿章本来就认为,中国政府不可能脱离家族和儒家文化体系而存在,于是,李鸿章决定尝试君主立宪制!

    这时,一个流亡在日本的幽灵,漂洋过海,急切赶回北京,来拜访李鸿章,请求帮助中国实现君主立宪的建国伟业,这个幽灵,就是大名鼎鼎的康有为!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