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二十八章 师父的坎坷经历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。当然,也给我一些他的其它藏书,让我品读,只是随我自愿,从不要求我做到啥样。现在回想起来,师父也是用心良苦,他希望我学得杂一些,用心悟得深一些。可我当时没有体会到,也可能是天资太拙,悟性太差,惰性太强,连师父的皮毛也没有学到。

    师父的生活极其有规律,每日早晨起来,先要喝上三大碗滚烫的自制早茶,出透汗,净体后,才去山顶练功。太阳出来以后,开始吃早饭。稍事休息,就出去干活,主要是侍弄自己在山间开垦的几块山地,种植的基本都是蔬菜。当然,也要干一些生活中需要打理的其他活计。中午睡觉休息一个时辰,下午看书悟道,晚年还增加了书画的创作练习。太阳落山前,吃晚饭,饭后做晚课。睡前还要喝三大碗自制的药茶,然后打坐练功。这样的生活习惯无论冬夏,几十年雷打不动。师父坚持每日两餐,吃的都是粗茶淡饭,有时也吃肉,但他只吃鹿肉。他坚持每年击杀两头鹿,并且是他自己多年驯养的。师父驯养的鹿群始终保持在二十到四十头之间,也不喂食,散养在附近的大山里,只是定期投放一些盐,以吸引鹿群不远离而去。每年春秋两季,各击杀一只,都是成年公鹿,为的是用其鹿茸和鹿角,肉则食用。师父杀鹿从不用刀,追赶套住以后,击其穴位,至鹿死亡。师兄们在山上时都是他们代师父做这些事,师兄们下山以后,师父就自己亲力亲为了,从不让我去做这些事。师兄们在山上时有时也击杀其它野兽,师父并不阻拦,可他从不吃其它动物的肉,就连家养的家禽肉也不吃。这样的生活平稳而又温馨的又过去了二十年,期间虽然也出山几次,但对世事生活已经淡忘了,更不去关心。

    一日,师父很庄重地也让我下山入世,我看到师父日益苍老的身躯,怎忍心离去,就坚决不肯。师父见我如此执拗,只好长叹一声,不再倾言相劝。

    这一年的七月初一,师父领我到了爹爹的坟前,对我说:‘七月十五是民俗鬼节,你把你爹爹的骨骸背回去跟你妈妈的坟合葬到你家的祖坟吧,都三十年了,不能再让你爹做孤魂野鬼了。回去后跟你的哥哥、姐姐一起把你爹安葬了吧,好让他早日超生!也算尽了孝道。我帮你把坟起了,你现在就动身,也好早些回来。’虽然还有些舍不得师父,但还是尊重师命,独自背上爹爹的骨骸,出山葬父。

    找到哥哥、姐姐,也正好是七月十五,庄重地重新安葬了父母,没有停留,就返回山里去见师父。到了山里,却怎么也找不到师父,连他养的鹿,甚至一些生活用品,都跟师父一起消失的无影无踪,只见到了师父留下的一封信。我当然不甘心,在山里找了一个多月,仍然找不到。碰到了两个跟我们一样的世外隐士,都说不知道。当时在青峰山隐居的隐士有不少,但像师父那样有真才实学的世外高人也不是很多。实在找不到,我也只好尊师命出山入世。我知道,像师父那样神仙一般的世外高人,要是不想见我,我根本就找不到。师父逼我出山,一是怕连累我的一生,二也是真想就此隐遁,不问世事。只可惜了他花费一生心血写的书,更可惜了他这样的高人,恐怕再也难见天日了!

    师父自称‘玄非山人’,我琢磨他应该是一个玄学道士。自己不想置身入世,可又不忍放弃世间芸芸众生,于是就招收弟子,传播他的思想,借以实现他济世度人的愿望。可他并没有想到,像他那样具有超凡能力的人世上寥寥无几,弟子们很难达到他的高度,更别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了。起码我就是这样,辜负了师父的一片苦心。师父也可能因此心灰意冷,才选择了隐遁。”

    “师祖确是世外高人,深不可测。可师父也是非同常人,令人钦佩。我到觉得师祖的‘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’的教育方法也值得反思,关键地方得不到点拨,自悟要消耗徒弟的许多精力,也可能一辈子也想不明白。还有就是玄学总是点到为止,师父从骨子里都想留一手,不和盘托出,这也是玄学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。”于成龙见师父总是自责,插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
    “你说的也有些道理。不过我还是觉得当时自律不够,惰性有余,以至于今天尚无大成。可能这就是‘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’的文人们的共同心理?可话又说回来,我也是想起了过去的事才有了现在的想法,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,大丈夫还是得往前看,自强不息、勇往直前!”杨总理说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师父任何时候都不会退缩,要不然也不会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抗日。”于成龙说。

    “一开始我也想有个家,幸福地度过此生。按照师父的指点,我出山以后就去帮一个商人打理生意,干得还算顺手。两年后,我觉得不太适合我,又想入仕,可年龄大了也觉得不合适。后来干脆挑起卦摊,往北边游走,去实现师父济世救民的愿望。这期间也从事过不同的职业,可都没干几天,最后去了独龙山拜祖入圈。我是看中了那里的风水,虽然当胡子不好,可我觉得跟黑心商人也差不了多少,胡子是明抢,商人是暗夺。就是怀着这种心理上山的,当时就希望有朝一日能自己拉起队伍,报国救民。小日本给了我们这个机会,让我们能够杀敌报国,实现男儿的夙愿。你可能不会想到,我师父给我留下的那封信内就有这样两句话......齐家居南,报国找北。......独龙难卧山,三生或有门。......这是不是有些巧合?”杨总理有些自得地说。

    “是太巧了,没想到‘三生门’的名字跟师祖的箴言碰到一块了。看来我们的好日子快到了!”于成龙也显得很兴奋。

    “这是好兆头,我们再加把劲,尽快实现我们的计划。‘三生门’这块你就放心吧,我能尽快办好!现在就舒服地睡觉,这两天养足精神!”杨总理说完,于成龙也不再回话,二人静静睡去。

    隔了一天,张总办来到,大家又一起商量了‘三生门’的事,于成龙就准备离开。金云姬也要带人进山,大家为他们送行。

    “总掌门要走,我们哥俩就不留了。想当年你没买到鱼,今天托你的福,我们钓到一条大鱼,多少年没见了,有好几十斤。淹好给你煎上了,你带着,吃多少天也不能坏。”王氏哥俩热情地说。

    “留给总理和兄弟们吃吧,还有你家里人。”于成龙说啥也不拿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,在我这还能没鱼吃。这方圆几十里,我哥俩打鱼是出了名的。这鱼你带上,算是我兄弟的一片心意。只要总掌门身子硬朗,我们就有希望!”王氏兄弟坚决让于成龙把鱼带上,很难推脱。

    “你们兄弟这次没少出力,总理会向你们分舵主请功的。这鱼我带上一部分,这心情我全领了。还有,你们抽空去大江屯看看李寡妇,不知过得啥样了,离你们近,平时去照看着点,她人挺好的。”于成龙转身又跟杨总理和金云姬等人告别:“金政委回山抓紧安排,安顿好了跟我联系。师父我先走了,咱们再联系,我把毕鸣给你留下,等焦成回来也归你领导。咱们大家再见!”于成龙说完,便只身离开。

    顶着即将入秋的烈日,于成龙在众人目光的眺望下,渐渐消失在远处的庄稼地里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